
特朗普2.0时代:全球治理面临'退群'与'转群'的双重挑战
距离2025年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仅剩一个月,有关特朗普政府可能再次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巴黎协定》甚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UNFCCC)的传闻甚嚣尘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朱杰进指出,近期国际组织生命周期研究特刊的出现,反映出国际组织普遍面临的生存焦虑。
朱杰进教授认为,特朗普2.0时代对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的影响将更为深远且具有针对性。他可能采取‘选择性退出’策略,即有选择地退出一些国际组织,同时更积极地推动‘小多边主义’,即通过建立美国主导的、排他性的小型多边机制来架空大型国际组织。这种‘小多边主义’并非基于价值观偏好,而是具有明显的交易性和实用性,完全取决于具体的议题和美国的利益考量。
与拜登政府的‘假多边主义’不同,特朗普政府更倾向于直接挑战现有国际制度。拜登政府表面上回归多边主义,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回到多边主义框架内,而是出于价值观考量,对某些国际组织采取表面支持的态度。
关于美国未来可能退出的国际组织,朱杰进教授列举了WHO、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联合国人口基金等。至于WTO,美国可能采取‘转群’策略,即转移重心到其他小多边或双边机制,削弱WTO的影响力。这种策略源于美国对二战后建立的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的不满,以及难以在短期内找到WTO替代方案的现实困境。如果美国能够成功建立更多类似《美墨加协定》的小多边机制,其在WTO中的地位将会更加强硬。但目前WTO的存在,仍然具有稳定全球贸易规则的价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