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道人为什么改名情僧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而《石头记》是此书最早的版本。然而,在初版中,有一位角色名为空空道人,但后来作者曹雪芹将他改名为情僧,并将书名改为《情僧录》。那么,为什么空空道人改名为情僧呢?这其中有哪些原因和情节推动呢?
1. 空空道人的命名背景及形象意义
空空道人在小说中只出现了一次,他是一个道士,追随佛家修行,并进行漂泊。此处的空空道人形象比较模糊,与其他角色相比较少关注。
为了平衡故事中僧、道角色的比重,作者曹雪芹在改名的时机借空空道人一角,同时改变了他的信仰,并赋予了他法号“情僧”。这样,红楼梦也就多了一个《情僧录》的书名。
2. 空空道人的心路历程引发改名
在抄阅《长生殿》过程中,空空道人读到“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一段话,并深受触动。这段话讲述了空虚的心灵通过看到色彩,产生了情感,而将情感传递到事物中,最终获得了开悟。
这句话的启示使得空空道人改变了原有的道号法名,将自己的名字由“空空道人”改为了“情僧”。这也暗示着他从一个追求虚无的道士转变为追求感情和真实世界的僧侣。
3. 情僧的角色转变和《石头记》改编
空空道人作为道士时,他的心境与修行相关,在《长生殿》的故事中体现。但后来,曹雪芹将《长生殿》改编为《红楼梦》时,他对自己的故事进行了重构。
在小说中,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通过传情入色,最终自色悟空。这个转变过程使得空空道人恍然大悟,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情僧,并将《石头记》改为了《情僧录》。
4. 空空道人作为作者的意象
空空道人在小说中的角色设定是作者曹雪芹心灵的投射,与女娲补天石的神话故事相呼应。这也是作者的初心所在,希望通过角色的改变和境遇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心路历程。
曹雪芹将自己比作贾宝玉,而出家后的空空道人则象征着作者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方式。《红楼梦》半自传体的叙述设定正是由此而成,情僧的存在也意味着贾宝玉的内心世界的抒发。
空空道人改名为情僧,是因为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空空道人的角色经历了一个从追求虚无到追求感情和真实世界的转变。作者曹雪芹通过这个角色的改变,表达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思考方式,将这种转变和触动体现在创作中,从而使得《红楼梦》更加丰富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