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听说财经

港股红利基金:密集发行后的市场反思与未来展望

港股红利基金:密集发行后的市场反思与未来展望摘要: 2024年,以”红利”为名的基金产品在市场上密集发行,超过80只新基金成立,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部分基金募集期延长,甚至出现清盘现象,例如国联安新蓝筹红利一年定开基金三季度末规模...

2024年,以”红利”为名的基金产品在市场上密集发行,超过80只新基金成立,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部分基金募集期延长,甚至出现清盘现象,例如国联安新蓝筹红利一年定开基金三季度末规模仅剩0.57亿元。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尽管全市场”红利”基金超过180只,但今年新发行的基金占比超过四成,显示出市场供过于求。许多新基金的募集规模较小,甚至难以达到成立门槛。

然而,近期红利资产的性价比有所提升。中证红利指数调整后,股息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有所上升。Wind数据显示,12月以来红利类ETF持续获得资金净流入,总计超过108亿元。机构投资者是红利类ETF的主要持有者。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在利率下行和跨年行情预期下,红利资产备受关注。保险公司虽然近期降低了对高股息品种的持仓比例,但未来仍有较大配置空间。

港股市场方面,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港股通资金持续流入,上市公司分红金额突破万亿元。虽然存在”低估值陷阱”的风险,但港股红利指数具有较好的收益稳定性,且股息率高于A股。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邢程认为,港股红利品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这主要基于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提升、机构资金长线化、估值修复机会以及潜在的红利税减免政策等因素。总而言之,虽然红利基金市场竞争激烈,但随着市场调整和政策变化,港股红利品种仍然具有投资价值,投资者需谨慎选择,关注产品风险。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有 1 条评论,95人围观)参与讨论
网友昵称:梦里追忆
梦里追忆 铁粉沙发
02-06 回复
今年红利基金发行这么多,竞争真激烈!看来产品同质化严重是主要问题。不过文章也提到近期红利资产性价比提升,港股红利也值得关注,但要谨慎选择,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