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季度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投资策略:科技制造成焦点
摘要:
国泰君安最新研报显示,2024年四季度,公募主动权益基金在整体仓位小幅下降(下降0.03%,至84.84%),基金市值和份额也延续跌势的大环境下,积极调整投资策略。具体而言,基金...
国泰君安最新研报显示,2024年四季度,公募主动权益基金在整体仓位小幅下降(下降0.03%,至84.84%),基金市值和份额也延续跌势的大环境下,积极调整投资策略。 具体而言,基金经理增持科技和制造行业,同时减持上游周期、医药和消费行业。科技、制造行业的配置比例环比分别增加2.83%和1.42%,而上游周期和医药行业的配置比例则分别下降2.44%和1.15%。电子行业依然是基金的重仓行业,银行行业的配置比例也有所提升。 从超配情况来看,基金相对沪深300和中证A500指数,超配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汽车等行业,其中半导体、电池和消费电子等二级行业超配尤为明显。此外,基金还增持了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等指数成份股,并创纪录地增加了对港股的配置比例(达到14.27%,环比增加2.03%)。虽然创业板配置比例有所下降,但基金增加了对科创50成份股的配置。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成长风格的配置比例依然较高,但价值和红利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也有所增加,分别增长了1.00%和1.46%。 展望后市,基金经理对不同行业的预期也各有侧重:周期板块有望在估值修复和业绩改善的双重驱动下表现良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需关注政策落地效果;消费行业有望在2025年触底反弹;科技行业则可关注AI相关领域,如光电封装、备用电源、国产AI芯片和边缘端AI等;金融行业中,银行和券商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房地产风险缓解和资本市场回暖;新能源和制造业中,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智能驾驶以及风电、锂电、光伏等行业值得关注;军工行业则可关注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装备等;医药行业则看好创新药和中药等细分领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