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听说财经

2025基金开门红:被动指数基金成主力,主动权益基金紧随其后

2025基金开门红:被动指数基金成主力,主动权益基金紧随其后摘要: 2024年即将结束,但随着新一轮行情复苏,基金业新年开门红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各大基金公司纷纷将发行日期安排在2025年,主动和被动基金均成为开门红布局主力军,其中被动型指数基金...

2024年即将结束,但随着新一轮行情复苏,基金业新年开门红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各大基金公司纷纷将发行日期安排在2025年,主动和被动基金均成为开门红布局主力军,其中被动型指数基金尤为突出。

指数基金:被动投资成主流

截至12月26日,市场上大量发行中的基金将募集截止日定在2025年,其中权益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而被动型指数基金更是成为主力军。中证A500指数基金、沪深300指数基金等主流宽基指数产品成为发行重点,多家基金公司甚至将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首发日锁定在2025年首个交易日。此外,科技和科创板相关的指数基金,例如中证全指计算机指数基金、创业板50ETF、科创板50ETF等也受到青睐,体现了市场对科技板块的持续关注。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2024年指数基金蓬勃发展,其投资优势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大型基金公司持续布局ETF,中小基金公司则积极发行普通指数基金或指数增强基金,力求在新一轮竞争中突围。

主动权益基金:红利与科技成亮点

虽然被动型指数基金占据主导地位,但主动权益基金仍然是2025年开门红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基金公司发行了科技和红利主题的主动权益基金,例如关注科技成长、先进制造、以及红利量化选股等策略的基金产品。这些基金试图通过主动管理,捕捉市场中的结构性机会,为投资者创造更高的收益。

基金公司重新聚焦开门红:战略意义与市场因素

基金公司对开门红的重视程度在2020-2021年达到顶峰,当时明星基金经理挂帅,爆款基金频出。此后,由于市场行情低迷,赛道主题基金遇冷,基金公司一度淡化了开门红策略。但随着2024年下半年市场行情回暖,权益基金业绩复苏,开门红再次成为基金公司争夺的重要窗口。

基金公司重新聚焦开门红,不仅是出于营销策略的考虑,更在于其战略意义。新年伊始的市场表现往往对全年业绩有重要影响,“开门红”能够为基金公司赢得良好的市场声誉和更高的资金流入,为全年的发展奠定基础。

2025年投资机遇:三条主线把握未来

展望2025年,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叠加积极的政策支持,为A股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可通过以下三条主线把握2025年的投资机遇:

  1. 内需复苏主线: 关注食品饮料、房地产、医药等行业,以及消费升级相关的服务消费、品质必需消费和潮玩可选消费等领域。
  2. 再通胀主线: 关注PPI修复预期带动的周期品,特别是钢铁、煤炭和铝等具有中国定价权的行业。
  3. 高景气科技主线: 关注AI、储能等高景气科技领域的产业迭代趋势,以及国产替代和商业航天等长验证周期的题材。

此外,自主可控的科技创新方向,例如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也将持续受到市场关注,这些领域与国家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长期发展前景广阔。

风险提示: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