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uthor

RWA繁榮假象:數據注水?壟斷暗藏?穩定幣崩盤?

author 04-24 449 抢沙发
RWA繁榮假象:數據注水?壟斷暗藏?穩定幣崩盤?摘要: RWA:看似繁榮的表象下,暗藏的危機與陷阱RWA 板塊市場表現:數據背後的真相,是增長還是泡沫?RWA(Real World Assets,真實世界資產)板塊最近風頭正勁,...

RWA:看似繁榮的表象下,暗藏的危機與陷阱

RWA 板塊市場表現:數據背後的真相,是增長還是泡沫?

RWA(Real World Assets,真實世界資產)板塊最近風頭正勁,各種分析報告都擺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的確,根據 RWA.xyz 的數據,鏈上總價值達到 209.9 億美元,一個月內增長了 8.75%。鏈上資產持有者也多了,資產發行數量也增加了,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但是,等等,讓我們仔細想想。

這200多億美元的總價值,真的有那麼堅實嗎?仔細看看資產類別分布,私人信貸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高達 61%。我個人對所謂的“私人信貸”始終抱持懷疑態度。這玩意兒透明度極低,風險也難以評估。說白了,很多時候就是把一些不良資產包裝一下,然後放到鏈上忽悠人。

美國國債佔了 27%,看似穩妥,但問題是,把國債代幣化真的有意義嗎?傳統金融市場買賣國債已經非常方便快捷了,放到鏈上反而增加了複雜性和gas費用,除了方便機構割韭菜,我想不到其他的好處。剩下那些國際另類基金、商品、股票、公司債券,加起來佔比還不到 20%。可以說,整個 RWA 板塊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風險極高的私人信貸之上。這種增長,到底是真金白銀的流入,還是吹大的泡沫,值得我們深思。

穩定幣的迷思:真的「穩定」嗎?

再來看看穩定幣。數據顯示,穩定幣總價值達到 2270.9 億美元,一個月增長了 0.1%。持有者數量增加了 2.87%。表面上看,穩定幣市場還算平穩。但問題是,有多少人真正理解穩定幣的運作機制?大部分人只是把它當成一個價格穩定的“美元替代品”,卻忽略了背後隱藏的風險。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穩定幣,例如 USDT 和 USDC,中心化程度極高,其儲備資產的透明度一直備受質疑。雖然發行方聲稱有足夠的美元儲備支持,但誰也無法保證他們真的沒有挪用資金,或者投資一些高風險的資產。一旦出現擠兌,這些所謂的“穩定幣”很可能瞬間崩盤,給持有者帶來巨大的損失。

更令人擔憂的是,穩定幣市場的監管極為滯後。各國政府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監管框架,給了這些中心化機構很大的操作空間。可以說,穩定幣市場就像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只要沒有大規模的擠兌,遊戲就能一直玩下去。但一旦出現黑天鵝事件,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在追逐 RWA 板塊的熱潮時,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表面的數據所迷惑。要深入了解各種資產的風險,謹慎評估穩定幣的可靠性。否則,很可能成為資本收割的對象。

上周重點事件回看:資本的狂歡,散戶的盛宴?

Securitize 收購 MG Stover:壟斷的開始,還是行業的福音?

Securitize 收購 MG Stover 旗下基金管理業務,搖身一變成了全球最大的數字資產基金管理平台,管理規模高達 380 億美元。表面上看,這似乎是 RWA 行業發展壯大的標誌,但細想之下,卻讓人感到一絲不安。一家獨大,真的好嗎?

Securitize 現在集基金管理、代幣發行、經紀服務於一身,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這意味著,它可以控制整個 RWA 資產的發行、交易和管理流程,擁有絕對的話語權。這種壟斷地位,很可能會扼殺行業的創新,阻礙其他小型參與者的發展。

更令人擔憂的是,Securitize 背後站著 BlackRock 這樣的傳統金融巨頭。這些巨頭進入 RWA 領域,真的是為了推動行業發展嗎?還是只是為了把傳統金融的那一套玩法搬到鏈上,繼續收割散戶?我個人對此持悲觀態度。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當資本過於集中時,最終受損的往往是普通投資者。

所以,對於 Securitize 的這次收購,我們應該保持警惕,密切關注其後續發展,防止其濫用壟斷地位,損害行業的整體利益。

Visa 加入 USDG:傳統金融的試探,還是加密世界的妥協?

支付巨頭 Visa 也要來分一杯羹了,加入了 Paxos 牽頭的穩定幣聯盟 USDG。這是否意味著,傳統金融開始擁抱加密世界了呢?我認為,這更像是一種試探,一種權衡。

Visa 加入 USDG,無疑是看中了穩定幣市場的巨大潛力。通過與 Paxos 合作,它可以快速進入這個市場,拓展新的業務。但是,Visa 並沒有完全All in加密貨幣,而是選擇了相對保守的穩定幣,這說明它對加密世界的風險仍然心存疑慮。

更重要的是,Visa 的加入,可能會改變 USDG 的發展方向。作為一家傳統金融機構,Visa 必然會要求 USDG 更加合規,更加保守。這可能會犧牲一定的去中心化特性,降低其創新能力。

對於加密世界來說,Visa 的加入,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很難說清。一方面,它可以帶來更多的資金和用戶,推動 RWA 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會削弱加密世界的獨立性,使其越來越像傳統金融的附庸。

Ethena Labs 與 Re 合作:DeFi 再保險,是創新還是風險?

Ethena Labs 與區塊鏈再保險平台 Re 合作,試圖將 USDe 和 sUSDe 穩定幣用於全球再保險。這個想法聽起來很新穎,但仔細想想,卻讓人不寒而慄。

DeFi 再保險,本質上就是把加密貨幣的風險轉嫁到傳統保險市場。這意味著,一旦加密貨幣市場出現崩盤,傳統保險公司也要跟著遭殃。這種風險傳遞,很可能會引發系統性的金融危機。

更重要的是,DeFi 再保險的運作機制極為複雜,透明度也很低。普通投資者根本無法了解其背後的風險。如果 Ethena Labs 真的大規模推廣 DeFi 再保險,很可能會引發巨大的災難。

所以,對於 Ethena Labs 的這次合作,我個人持強烈的反對態度。我認為,加密貨幣和傳統金融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過度融合。否則,一旦一方出現問題,另一方也會跟著遭殃。

Ondo Finance 攜手 Mastercard:RWA 代幣化的未來,是機遇還是挑戰?

Ondo Finance 正在與 Mastercard 合作,通過 RWA 代幣化的方式提供美國國債。這無疑是 RWA 行業的一大利好消息,但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

通過與 Mastercard 合作,Ondo Finance 可以更容易地接觸到傳統金融的用戶,拓展其業務範圍。但是,Mastercard 畢竟是一家中心化的支付機構,它與 DeFi 的理念存在根本性的衝突。

Ondo Finance 在與 Mastercard 合作的過程中,必然要做出一些妥協,例如加強 KYC/AML 監管,降低交易的匿名性等等。這可能會削弱 DeFi 的吸引力,使其越來越像傳統金融的翻版。

所以,Ondo Finance 的這次合作,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它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拓展業務,又能保持 DeFi 的特性。

LIQI 與 XDC 聯手:巴西 RWA 市場,是藍海還是紅海?

LIQI 與 XDC 聯手,計劃在巴西推出 5 億美元的 RWA 代幣化資產。巴西市場,真的有那麼大的潛力嗎?我對此表示懷疑。

巴西的金融體系相對落後,監管環境也比較混亂。在這種情況下,RWA 代幣化很容易成為非法集資的工具。而且,巴西的加密貨幣普及率並不高,市場規模也比較小。

LIQI 和 XDC 想要在巴西市場取得成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克服重重的困難。我認為,他們很可能會碰一鼻子灰。

總而言之,上周 RWA 行業發生了很多大事,既有令人興奮的進展,也有令人擔憂的趨勢。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獨立思考,不要被資本的宣傳所迷惑。

熱點項目最新動態:新星冉冉升起,還是曇花一現?

R2 Yield (R2):穩定幣收益,是真實還是噱頭?

R2 Yield 號稱要融合 RWA、TradFi 和 DeFi,通過區塊鏈技術提供穩定的收益。其核心產品 R2 USD 是一種由實物資產支持的穩定幣,包括代幣化的美國國債、貨幣市場策略和房地產租金收入等等。聽起來很美好,但仔細分析,疑點重重。

首先,所謂的 “實物資產支持” 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些資產的透明度如何?是否經過獨立審計?如果 R2 USD 的底層資產出現問題,投資者該如何維權?這些問題 R2 Yield 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其次,R2 USD 的收益從何而來?美國國債的收益率本來就很低,貨幣市場策略和房地產租金收入也不可能太高。R2 Yield 到底是如何實現 “穩定收益” 的?我懷疑它很可能是通過一些高風險的策略來提高收益,例如槓桿交易或者參與一些不靠譜的項目。

更重要的是,R2 Yield 目前還處於測試網階段,代碼是否經過安全審計?是否存在漏洞?這些都還是未知數。在沒有經過充分驗證之前,貿然投資 R2 USD,風險極高。

所以,對於 R2 Yield 這個項目,我個人持謹慎態度。我認為,它很可能是一個包裝精美的騙局,目的是吸引投資者參與,然後跑路。

Usual (USUAL):去中心化穩定幣,能打破 USDT 的壟斷嗎?

Usual 也是一個穩定幣項目,但它強調 “去中心化” 和 “社區驅動”,試圖通過代幣化實物資產 (RWA) 來打造一個公平的金融生態系統。它的目標是挑戰 USDT 的壟斷地位,將穩定幣的利潤分配給社區成員。

這個想法很美好,但實現起來難度極大。首先,去中心化穩定幣的設計非常複雜,需要解決許多技術難題,例如如何保證價格穩定,如何防止女巫攻擊,如何實現高效的治理等等。

其次,USDT 已經在市場上建立了強大的網絡效應,用戶習慣已經形成。Usual 想要打破 USDT 的壟斷,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吸引足夠多的用戶參與。

更重要的是,監管環境對去中心化穩定幣非常不友好。各國政府都傾向於監管中心化穩定幣,對去中心化穩定幣持懷疑態度。Usual 在發展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受到監管的限制。

所以,對於 Usual 這個項目,我認為它的前景並不樂觀。雖然它的理念很好,但現實的挑戰太多。

Plume Network:RWA 代幣化,是未來趨勢還是空中樓閣?

Plume Network 是一個專注於 RWA 代幣化的 Layer 1 區塊鏈平台。它旨在將傳統資產 (例如房地產、藝術品、股權等) 轉化為數字資產,降低投資門檻並提高資產流動性。

RWA 代幣化,聽起來很誘人,但實際操作起來非常困難。首先,傳統資產的估值非常複雜,需要專業的知識和經驗。將這些資產代幣化,如何保證估值的準確性?如何防止欺詐?

其次,傳統資產的交易非常繁瑣,需要經過多個中間環節。將這些資產放到鏈上,如何簡化交易流程?如何提高效率?

更重要的是,RWA 代幣化的監管環境非常不明朗。各國政府對 RWA 代幣化的態度不一,有些國家禁止,有些國家鼓勵,有些國家保持觀望。這給 RWA 代幣化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所以,對於 Plume Network 這個項目,我認為它有很大的潛力,但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RWA 代幣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嘗試。

相關文章推薦:獨立思考,拒絕被資本洗腦

最後,我想推薦幾篇關於 RWA 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獨立思考,不要被資本的宣傳所迷惑。

  • 《RWA:夾縫中的大象》:這篇文章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分析了 RWA 的發展現狀,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風險和挑戰。
  • 《RWA 的 “華爾街 2.0 ” 願景:成為合規新環境下的大資金入場橋樑》:這篇文章採訪了多位 RWA 領域的專家,探討了 RWA 的發展前景和機遇。

我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閱讀這些文章,更深入地了解 RWA,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市場中,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至關重要。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4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